专业开云官网靠谱吗软启动器及成套控制设备生产厂家

开云官网靠谱吗软启动器维修

启动器

揭秘)美元扶持起来的纳粹德国

来源:开云官网靠谱吗    发布时间:2023-11-15 22:28:44

  在二战史学界曾有一个不解之谜,以狼群战术大杀四方的德国潜艇为何独独对美国油轮网开一面?直到二战结束后多年,答案才逐渐浮出水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德国是敌对国。但令人诧异的是,这两个国家之间却有着不为外人道的神秘关系,纳粹德军用着美国生产的卡车、制造的炸弹、开采的石油对付盟军。即使美国对德国宣战后,这种合作依然在继续。更令人惊奇的是,德国之所以能从一战的重创中迅速恢复,竟也有美国的功劳。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美国公司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成了纳粹德军的帮凶。

  那么,二战中美国人都为德国人提供了哪些战略物资?而德国人购买美国产品的钱,怎么会是由美国人提供的?对于本国公司与德国的合作,美国政府是否知情?如果知情,为何不加以阻止?德国人又是通过怎样的“合作”,巧妙的窃取美国科技情报?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美元扶持起来的纳粹德国

  1939年时,美国与德国之间的商业联系已经十分紧密,多家美国商业和金融巨头都在德国拥有庞大的利益。几十年后,一位名为查尔斯·海厄姆的美国历史学家还曾专门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与敌国贸易》一书。

  现已公开的商业档案表明,早在一战期间的1917年,美国就通过了禁止与德国进行商业往来的《与敌国贸易法》。然而,这部法案丝毫不能阻止美国公司赴德国淘金。即使纳粹在德国掌权后,美国公司还是源源不段地将重要的产品和资金投向德国,在很大程度上,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正是由美国人武装起来的。据统计,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已经有26家在德国积极活动,并与希特勒建立了紧密联系,以换取商业利益。尤其让人感到惊愕的是,即使美国后来正式对德国宣战,这种现象也依然存在。

  二战中,当美国和英国的民众因为汽油短缺而不得不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时,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却在源源不断地通过中立国瑞士将石油运往大西洋另一边的德国。而此时的德国已经是肆虐欧洲的一只巨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与德国的法本公司之间就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甚至互为主要的股份持有人。而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法本公司已逐渐“纳粹化”,但这并没有妨碍美国人继续与之合作。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使得“美孚石油公司”同纳粹迅速走近,于是美国石油开始慢慢的变多地出现在缺少石油的德国军队中。二战爆发后,英国封锁了从北极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大西洋海路,用包围的方式阻止开往德国的所有船只,并没收其运载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美孚石油公司”不得不秘密行动。他们与诸如瑞士这样的中立国达成协议,让油轮将目的地改为这些中立国,然后由那里再将油料输往德国。通过这一种方式,英国人的包围圈被轻松突破。那些同中立国订立的协议由于其秘密性质后来被人们称为“影子协议”。

  这个商业机密可以解释一个二战期间曾令世人感到迷惑的问题,当时德国潜艇在海上威风八面,经常袭击敌对国家的舰只。这曾让多国商船苦不堪言,但德国却独独对美国油轮网开一面。显然,德国人和“美孚石油公司”对彼此的需要心照不宣。据战后披露的商业档案记载,二战期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全球销售的油料中的20%都是输往德国的。

  实际上,英国政府对“美孚石油公司”的这样的做法心知肚明,并曾向美国方面发出抗议,但是没取得任何效果。原因主要在于,虽然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一直希望让美国参战,并中断同德国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对此却有不同意见。美国政府中的许多人当时还信奉“孤立主义”,坚决不同意让美国参加到战争中去。与此同时,美国的石油商们却不断地从美国对德国的石油供给中获得大量利益。类似1917年禁止与德国进行贸易的《与敌国贸易法》那样的新法律也迟迟无法在美国国会得到通过,因为许多人都指望着通过与德国的贸易来挣钱。

  除了石油,美国人提供给纳粹德国的还有许多东西,比如卡车。以摩托化而威震欧洲的德国陆军来说,卡车是他们必要的补充。而帮助德国人生产这些卡车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福特公司。实际上,从希特勒刚刚步入政坛开始,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亨利·福特就开始对其进行资助。一些德国高层人士后来曾表示,希特勒确实曾收到过来自亨利·福特的捐款,尽管后来美国方面未能确切证实这种说法。

  除了捐款,亨利·福特还给纳粹提供了更加实质性的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福特汽车公司参加了德国的军事建设。例如,1938年该公司在柏林开了一家组装厂为德国陆军提供卡车。双方的这一合同价值数百万美元。为此,当年7月亨利·福特被授予大十字德意志雄鹰勋章,而这是纳粹德国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勋章。亨利·福特则是获得这个勋章的第一个美国人。希特勒为此亲自写了一封祝贺信,祝贺福特获此殊荣。后来纳粹德军攻入法国时,德军乘坐的便是福特牌卡车。

  除了福特汽车,美国许多企业都从与德国之间的生意中获取巨额利润。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总裁在二战最为激烈时前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然后从那里转往瑞士伯尔尼。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帮助德国改善通讯系统。

  而生产滚珠轴承的美国军用产品公司也向设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德国企业来提供货物,这一贸易还得到美国负责军工生产的领导人秘密批准。

  1933年至1939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此外,美国公司还纷纷向德国同行转让技术。杜邦公司通过德国法本公司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美孚石油公司则将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提供给德国伙伴。希特勒空军得以建立,则离不开美孚设在德国的一家飞机专用煤油厂。美国军方甚至曾经承认,德国空军战机的许多先进发动机都是由美国人提供的。

  就像在石油方面的来往一样,美国政府对本国企业与纳粹德国的种种或明或暗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清二楚。1941年7月,美国驻外军事情报机构发现了美国商人的这些行为,然后向政府递交了报告:“我们的特工人员发现,美国的一些公司在非法向德国人提供产品和技术。”但是,这份报告没能对制止此类行为起到任何作用。

  而且,即使在美国1941年12月11日对德国正式宣战之后,美国的许多公司也依然与德国进行贸易。有资料显示,德国1944年还通过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每月得到4.8万吨美国石油和1100吨战略物资。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商人在战争期间还在德国进行大量的投资:美孚石油公司在德国投资达1.2亿美元,德热涅拉尔发动机公司则投资了3500万美元,美国的国际电线万美元,福特公司投资额为1750万美元,而美国一些大公司还在德国银行存有巨额现款。

  除了生产型企业,美国的金融集团也深深地陷入了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合作伙伴关系。资料表明,德国人在二战期间用来购买美国产品和技术的钱大量来自美国的金融集团和银行。这实际上正是当时美国和德国这种巨大“利益联合体”的框架。国际金融资本历来喜欢在全世界内追逐最为丰厚的利润,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华尔街的巨头们则普遍将目光瞄准了大西洋彼岸的德国。有证据显示,摩根大通银行曾在20世纪30年代向希特勒提供数笔资助,总金额高达3200万美元。

  一战之后,美德之间在金融方面就已存在合作伙伴关系。这为两国在此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从1924到1931年,华尔街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向德国提供了330亿美元的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2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实际上,德国人就是凭借美国人的这笔贷款才实现了国家的恢复甚至重整军备。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就是凭借在华尔街销售德国债券募集公众资金得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摩根等大型金融集团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业又同意德国推迟偿付贷款。同意这一条件是因为美国方面无法将德国逼得太紧,双方毕竟已有太多的利益纠缠。更重要的则是,德国正处于重整军备的过程中,这对于当时低迷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良性刺激,美国人需要德国人的订单。

  正因如此,美国华尔街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以至于双方在战争开始后仍没办法摆脱互相需要的关系,于是便出现了两国虽然已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金融脐带却无法斩断的现象。

  不过,如果仅仅认为美国工商界对纳粹德国的投资纯粹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那将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事实上,狡猾的德国人早就看出了美国人对德国市场的依赖,并以次作为筹码,诱使美国人上钩,并且在这一类的交往中获取了许多工业情报和技术秘密。

  下面是一个经典的案例,能了解聪明的美国人是如何被更聪明的德国人敲诈的。还是要提到德国的法本化学公司和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合作上来:梅尔博士是一位一流的化学家,领导法本化学公司二部,这个部生产合成橡胶。他和美孚石油公司附属研究所所长弗兰克·霍华德认识交往后签订了一些合作协定,目的是共同分享各自领域里的研究成果,共同使用各自领域里的新式产品。这个协定中有一条关键的条文是这样写的:“最先把某种新式化学方法的详细技术告诉给对方的那一方,应被认为是发明者,从而获得专利权。”

  当时,在研究一种用途广泛的石油产品——“异丁橡胶”的过程中,德国的法本化学公司虽然初步掌握了合成这种橡胶的技术,但受制于其他技术,无法独立完成这种橡胶的全部研发工作。于是,在美孚石油公司附属研究所所长霍华德对德国的一次访问中,梅尔博士故意向他介绍了合成异丁橡胶的技术。

  而实际上,美孚石油公司因为研发实力丰沛雄厚,已经研制出了合成质地坚韧、用途广泛的异丁橡胶,只不过还没有对外宣布。这种橡胶不透气,尤其适合制作内胎和软管,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由于在双方协定中有“谁先把新技术告诉对方,应被认为是发明者,享受专利权”的条文,出于怕被法本公司抢去发明权的担忧,霍华德迫不及待地向梅尔透露了异丁橡胶的新秘密。后来他又将和该产品相关的大量详细技术情报交给梅尔。而梅尔则“故弄玄虚”地口头承诺:他将说服德方允许美国人使用由“德国人“最先发现的”异丁橡胶技术。就这样,德国人只用一个欺骗性的口头承诺,就窃取了橡胶制作技术的宝贵秘密。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美国的本迪克斯航空公司曾向德国西门子机械器材有限公司寄去了航空仪器的设计图纸,但始终没有正真获得对方的全部资料。而到了1940年,它仍然向德国的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提供飞机和柴油机上启动器设计图纸和制造技术。

  胜利来得如此容易,德国人决心扩大战果。法本化学公司在1928年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名称是克姆尼科子公司。克姆尼科子公司一直活动到希特勒向美国宣战的那一天为止。

  克姆尼科子企业主要从事搜集经济情报活动,利用美国人的老实和坦率,大规模地从公开渠道获取情报。据记载,它订阅的技术性和别的类型的报刊杂志的目录,足足长达16页,仅订杂志每年就花了4000美元。它同时还搜集美国俄亥俄州的采矿工业地图以及各种油田、天然气田、海岸线和输油管的地图;从美国各城镇商业部门中打听那里的工业情况,了解那些厂矿所在地的经济上的优越性;依据工业制作的过程的专利税来计算这些地区的工业产量。

  而这些数百磅重的蓝图、剪报、报告和图片,最终流向一个地方——法本化学公司的经济情报部门,该部门座落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78号,简称“西北七号”,由野心勃勃的马克斯·伊尔格内尔领导。这个部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帮助法本化学公司搜集情报以便做出更为正确的决策,或者从美国那里获得更为先进的科学资料。但很快,纳粹德国政府的官员参与了进来……

  很快,纳粹德国统计部官员、柏林大学副教授安东·赖森格尔博士加入了法本化学公司的经济情报部门。此人的加入大大地提高了这个情报部的情报质量水准,同时也改变了原本单一为法本化学公司服务的目标,走向了兜售情报的道路。

  首先这个部快速地发展,改名为公共经济部。很快赖森格尔就立了一大功,他预料到了1934年1月美元的贬值,为法本化学公司省下了3000万德国马克。这次成功是巨大的,它使公共经济部从开始时的10人增加到战时的100人,预算经费相应地从10万德国马克增加到100万德国马克。最重要的是,赖森格尔不仅早就开始搜集有关市场货币、化学工业发展和竞争企业的情报,也搜集有关外国,尤其是法本化学企业能扩充势力的那些地区的经济情报,这使他的情报适用面越来越广。再加上准确率,使他的情报开始奇货可居。

  公共经济部将这些情报写成报告,装订成册,配上绿色封面,按顺序编码,用平版印刷机一次印刷20至500本。然后,就向盖世太保、刚刚成立的党卫队保安处和德国军方兜售这些情报。而纳粹德国的情报部门则对这类情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不断地通过法本化学公司的商业情报网络,弄到了远远超出商业范畴以外的情报信息。这一交易一直持续到纳粹德国战败。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张经理

手机:13389282290

电话:029-81616045

邮箱:13389282290@189.cn

地址:陕西自贸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华南城